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不忘初心 >

弘扬抗疫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征文

时间:2022-06-17 08: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抗疫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征文(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弘扬抗疫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征文(2022年)

弘扬抗疫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征文6篇

【篇1】弘扬抗疫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征文

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使命
作者:王彦达
来源:《新天地》2019年第07期

        “红船精神”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根脉所在。在“七一”党的生日来临之际,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了解两位老共产党员的优秀事迹,来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使命。

        张富清:坚守初心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党中央决定,授予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富清,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若不是因为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他可能会永远的把功名藏在心中。1948年,24岁的张富清离家入伍,成为了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359旅718团2营6连的一名战士,此后,他一次次的担任突击队员,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先后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获得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1955年,张富清在速成中学完成了两年的文化学习后,既没有选择发展迅速的大城市,也没有回到陕西老家,而是一股脑地扎进了最艰苦的来凤县,成为了一颗建设祖国的“螺丝钉”。

        在来凤县,张富清时刻铭记着自己是一名老兵,一名突击队员。他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工作,但无论在哪,他永远都是冲在第一个。老百姓没解决温饱问题,他就带领着最困难的家庭和他们一起栽红薯、种苞谷;偏远地区不通路不通电,他就带领社员们开山修路、放炮眼,一连十几天不回家;刚来到了建行来凤县支行,员工寥寥无几,资金更是困难,他就一边调动员工工作热情,一边着手解决办公室和职工住处问题,同时亲自跑到每一家贷款的煤矿了解企业的销售情况,帮助他们出谋划策。

【篇2】弘扬抗疫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征文

原创党课 仅供学习

牢记使命初心 弘扬“红船精神”

X X X

(2017年12月XX日)

1921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这里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条小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而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因此被称之为红船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总书记的讲话揭示了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里有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有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

纵观党史,“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品格、优良作风的优秀开端,是共产党人需要传承和弘扬的“红色基因”。由“红船精神”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以及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优质基因。

“红船精神”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传承“红船精神”,重温共产党人烽火岁月里的革命斗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不仅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中国文化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也是应对各种挑战的有力武器,成为能够激发共产党人内在价值自省的精神源泉。

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建党实践和革命活动中,从播撒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到奠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组织;
从制定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到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无不彰显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近代中国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的时代课题。为了救亡图存,早期的先进分子想了各种办法,但无论是君主立宪所主导的社会变革,还是民主革命所主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事实上都没能成功。俄国的十月革命,让处在彷徨中的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以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奋力播撒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思想先锋。他们创办进步刊物,宣传新思想和十月革命;
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成立学术团体,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一年后,更名为《新青年》。以《新青年》的出版为标志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使20世纪初的中国开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逐步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北洋军阀仇视新生的苏俄工农政权,把科学社会主义诬蔑为“过激主义”,把布尔什维克攻击为“过激党”。因此,面对北洋军阀的封锁,《新青年》《湘江评论》《少年中国》《每周评论》等报纸杂志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热情地歌颂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以敏锐独到的眼光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新纪元》4篇光辉的文献,揭开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第一页。他在文中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主义就是革命的社会主义。对于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他指出:“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这一胜利“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是二十世纪革命的先声。”他满怀信心地说:“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凯歌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期“马克思主义专号”上发表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并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这期间,李大钊还在《新潮》《少年中国》《国民月刊》《新生活》《晨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五四运动前后,虽然在中国有不少人介绍过《共产党宣言》,但一直没有完整的中文译本。1920年春,陈望道接受了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重任,陈望道回到了家乡,夜以继日地开展艰苦的翻译工作,他时时刻刻聚精会神斟词酌句,一丝不苟,这期间就留下了“吃墨汁”的感人佳话:一天,陈望道的母亲送来粽子给儿子当点心充饥,外加一碟红糖。过了一阵,母亲来取碗筷,惊奇地发现儿子满嘴乌黑,红糖却原封未动。老人家爱怜又带几分生气,问道:“吃完啦,这糖甜不甜呀?”陈望道仍浑然不觉,头也不抬说:“甜,真甜。”经过艰苦的努力,陈望道翻译完成了《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

中国革命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而为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更需要大力开展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发起了中国最早的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经过五四运动锻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坚决的革命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大范围的传播。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仅表现在中国先进分子播散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上,更体现在他们积极创建党团组织,开创中国工人阶级先锋组织的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党组织,还起草了党的纲领。党纲草案共有十条,其中包括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关于党的名称问题,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为此,要通过革命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当时称“共产党小组”,同年年底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为书记。它曾帮助天津、唐山、太原、济南等地的共产主义者开展工作,对北方党团组织地建立起过促进作用。在上海及北京党组织的联络和推动下,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也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地方,多是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较深,产业工人较为集中,已经出现了一批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中心城市。在日本、法国也有由留学生和华侨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

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过程中,中国先进分子从激进民主主义者逐步成长为共产主义者。他们在自己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又通过成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组织,深入工农民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而把坚定的信仰传递到社会基层,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了浓厚的理论氛围,培育了一大批革命人才;
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因遭到租界巡捕袭扰而遇到挫折时,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红船上完成了大会的最后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曲曲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壮丽乐章。

在艰辛的探索中坚定理想。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不屈不挠的探索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树立了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文化转型大背景下,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以毛泽东、恽代英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拼命搜寻,学习那些具有进步色彩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学说,搜寻着当时社会上能够看到的各种进步书刊:中国儒家典籍等传统文化、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等方面的书籍。毛泽东最早读的是私塾,“没有进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校”,学的是儒家典籍。这种学习的内容,他说,“对我也有好处,因为我识字便是从这里学来的。”同时,他也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并从中发现了问题,这些小说“颂扬的全都是武将,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为他们所有和控制”。进入新学校后,毛泽东开始接触到《盛世危言》和西方的《原富》等书籍,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十月革命之前,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一度泛滥。1918年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毛泽东后来在自述中说,尽管“我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但“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这时“我读了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在那个时候,我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毛泽东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章。我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极少数的共产主义文献的中文本。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就一直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理想、追求不仅使我们党内凝聚,同时也是对社会的改造。离开了理想信念,共产党就缺乏内在的凝聚力,离开了理想信念就没有办法去改造社会的广大群众,我们党就没有力量,就没有基础。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党品质,这个品质对广大共产党员来说,就是要具有奋斗精神,要百折不挠。早期共产党创建的过程以及创建之后我们的这段社会历史的实践,充分反映出,理想、奋斗、追求对中国共产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标志。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先后尝试过诸多救国救民的方案,做过诸多努力,但都失败了。这时,中国迫切需要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期待着先进阶级和先进政党的出现,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者,领导人民完成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1921年3月,李大钊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中,公开表达了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强烈愿望:“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

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就明确规定: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
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要“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这些规定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要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和奋斗目标,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划清了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的界限。

1922年6月,中共中央在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明确宣告:“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为无产阶级奋斗,和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党。”

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统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并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坚定地走向社会最底层,发动和依靠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民众,并把团结和依靠工农群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20世纪20年代,面对风雨如晦的黑暗中国和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不顾个人安危和得失,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奋斗,1949年,终于赢得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解放,使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这一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和大公无私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红船精神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其中,首创精神是核心,是动力之源。首创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创新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之源。而理论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要着眼于探讨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回答新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紧密联系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通过创造性的思维,不断摸索和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精神创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才能时刻保持蓬勃生机和无限的创造活力,走在时代前列。

奋斗精神是支柱,是胜利之本。奋斗精神首先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意志坚强,品节刚毅,无所畏惧,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不动摇、不退缩、不屈服,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只有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认定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奉献精神是本质,是德政之基。奉献精神的关键在于党的一切决策和措施都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保持根本性质、恪守根本宗旨、牢记根本使命,才能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

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正是这些伟大的革命精神,使我们党由小变大,从弱到强,推动中国革命在艰难中奋进、在曲折中前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一条红船见证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创建历程,引领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前进方向,拉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光辉起点。

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辉煌的成绩,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3】弘扬抗疫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征文

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使命
作者:赵春艳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14-01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指出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产生于党的创建时期。这一时期是党的幼年时期,建党先驱们风华正茂,大多处于最有朝气的青春年代,为了救国救民,他们投身革命,在革命中表现出一种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

        一、红船精神的内涵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其实质是创新精神。这种首创性表现在我们党从创建起,有三条以往中国任何政党从来没有过的根本性创举: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开创了以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先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危亡之际,为救亡图存,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敢为天下先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武器,创办刊物、出版特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二,在依靠力量上,走向社会底层,坚决发动并依靠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民众。五四运动使得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众的力量,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走与民众结合的道路,要到占人口最大多数、遭受苦难最深重的工人农民中去,因此在五四运动之后,革命先驱开始到工人和农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发动并依靠最广大人民起来革命,争取革命的胜利。第三,在革命纲领上,制定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党的二大上,党提出革命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即首先进行民主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也就是首先要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然后再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这是党根据中国革命实际做出的彻底的科学的革命纲领,在当时一举扫除了人们思想上的迷惘。

【篇4】弘扬抗疫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征文

优秀党员教师事迹材料 以党员初心,践行抗“疫”使命

“抗击疫情,党员当先。”自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六一小学党支部领导下的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这场形势严峻的战“疫”中来。他们牢记学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口号,齐心协力,奋勇作战,纷纷加入到疫情防控的前线。在六一小学的抗“疫”队伍中,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默默奉献,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员的担当和六一教育人的责任。他就是党员教师郑慧娜。

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她都密切关注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要求,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严格认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她深知:“每个数字背后代表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一定要对它负责!”全校两千多名学生,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去向,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褚玉红的带领下,六一的领导班子和老师们一起出谋划策,迅速制定出合理高效的工作方案,与各班主任、各年级长密切联系,仔细摸底排査学生外出信息,及时准确地完成每日报告,跟踪台账的记录汇总并上报主管部门。每一项工作的背后,每一个上报的数据,都要求及时、准确,这些都需要很大精力。腰椎的疼痛使郑慧娜同志不得不在电脑前工作一会就得站起来,但是站着她也继续工作,经常为了一个数据的准确和班主任一遍遍核实,确保每个数据的准确可靠。两个孩子的她,从没有因为孩子而耽误工作,每次看着嗷嗷哭闹需要妈妈的宝宝,她都会特别心疼,但是她深知自己不单单是宝宝的妈妈,也是六一两千多学生的郑老师,她要为六一所有的学生负责!

他在班主任工作群里说:“每日健康排查是疫情防疫战中最重要的依据和举措,不容忽视,不允许有差错和遗漏。”他时刻不忘提醒师生及家长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和居家隔离,以及居家安全,消除恐慌心理。到目前为止,六一师生无一人感染,这与像郑慧娜这样的党员干部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

初心永擎,方可照亮前路;
使命在肩,更需勇毅前行。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许多像郑慧娜这样的党员干部们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彰显党员本色,传递抗疫力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有了这些最美守护者,我们相信,这场战“疫”胜利的曙光很快就会来临

【篇5】弘扬抗疫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征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践行党员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生长、延续、传承、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党员,我们要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基础之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党员初心使命。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而朝气蓬勃,一个根本性原因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要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100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弱小情况下发展壮大,在腥风血雨中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实现胜利,靠的就是坚守与践行初心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绝不是轻而易举的,我们要深刻体会领悟、毫不动摇地坚持“九个必须”,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壮丽史诗。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怕牺牲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不怕牺牲、英勇斗
争的历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始终践行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保持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懈怠、不骄傲,一鼓作气、再接再厉、奋勇向前。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靠的就是我们永远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这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不负人民,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追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求我们在新征程上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民造福,不负人民群众。


【篇6】弘扬抗疫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征文

共话难忘抗疫历程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作者: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2021年第04期

活动单位: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处党支部、北京地坛医院党委 活动名称:“共话难忘抗疫历程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主旨:重温抗疫历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活动内容:2021年3月5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处党支部与北京地坛医院党委开展“共话难忘抗疫历程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北京地坛医院党委书记陈航介绍,在承担本市和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筛查和诊治任务中,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一线慰问指导,医院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人物及感人事迹。发改委能源处党支部书记张望才介绍了能源处党支部组织为北京调配口罩上亿只,为连锁商超配备测温设备701台,为重点场所人员配发佩戴式测温设备近11万台等情况。党员们纷纷表示,要向抗疫先进典型人物学习,继承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优异工作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责任编辑:徐玲玲)


推荐访问:初心 践行 征文 弘扬抗疫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征文 弘扬抗疫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征文 弘扬抗疫精神践行青春使命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