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中共中央关于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决议读后感

时间:2022-06-26 11:0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中共中央关于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决议读后感【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中共中央关于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决议读后感【优秀范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6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篇1

  科学技术创新要想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积极探索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的新道路,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主攻方向在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近十年来的科技创新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第一,抓住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以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技术,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符合低碳、绿色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化体系,走一条低污染、少消耗、高效益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大力开发稀有资源替代技术、多功能技术,推进洁净煤技术、复杂油气开发技术等转化应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二次资源利用水平,支撑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着力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我国的能源结构向合理、安全、清洁的方向发展。

  第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深入研究和准确掌握区域(全球)性自然环境重大问题和科学规律,扎实推进污染治理和废物可再生利用科学技术,在治沙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等污染治理技术方面成效显著;
积极推进生态治理科技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低碳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总之,近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创新才刚刚开始,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技术创新仍然任重而道远。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篇2

改革开放30年
让历史告诉未来――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风云激荡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30年前的他们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别社会主义的强动力,开创了中国特色中国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使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的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使我们党焕发出新的创造力。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党的命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体制机制跨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创造财富的活力奔涌而出。

对外格局跨越: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参与全球化、现代化的潮流之中。

综合国力跨越:从贫弱走向富强,迈入经济大国行列。60年前,中国经济总量微不足道;
60年后,已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经济建设跨越:从一穷二白到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

科学技术跨越: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创新,向科技强国进发。

市场供应跨越:从处处短缺到物物丰盈,卖方市场转型为买方市场。

人民生活跨越:从温饱到小康,生存型生活转向发展型生活。

法制建设跨越:从无到有、从分散到形成体系,构筑依法治国的坚强法律基石。

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中实现了重大调整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紧紧围绕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增长,工业和农业结构明显升级,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城乡和区域结构逐步趋向协调,收入分配结构打破了平均主义额传统格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在不断优化升级中的重大调整。

二、农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
1978年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的“包产到户”并取得成功。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包产到户: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0户农民代表联名签订了分田和包产到户的契约,由此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图为当年参与签约的三名农民和签订的契约。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开放不仅仅指对中国经济的改革,它分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 * * * * 30年,一个人的人生会是多么厚重精彩的一幅画卷 。

30年,一个家庭的记忆会是多么弥久珍贵一段典藏。

站在时代的交际点上,站在中外的交汇处上,历史会告诉我们,如何书写更华美壮丽的未来。

就让我们跟随着岁月的变迁,一同去寻找和捕捉这30年里每一个美丽的瞬间 …….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改革开放宣传画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定名为“经济特区”。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几件重大事件 是他,提出来改革开放伟大的目标,从此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崭新的阶段。

是他,恢复了恢复了高考制度,让莘莘学子的梦想不再遥远。

是他,努力促成香港的回归,让中国人真正扬眉吐气。

是他,将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境地发展为富强民主举世瞩目的大国。

当时,为了准备考试我们早起贪黑,每天起床的时候夜空里还是满天繁星。每个人都想弥补失去的那段青春岁月。在那个时代,上大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遥远的梦。

____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伟萍 在我20岁开始的时候,我的大学生涯就要开始了,这一切并非一般事情的开始,而是自己一生事业的开端,从今天起我就要像水手那样在汪洋大海中搏击风浪,在广阔的社会中探求知识的宝藏。

现在看起来,那时候真的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应该说是很有理想和抱负,那一代人共同的地方,也是那代人的光荣。

――湖北省检察院检察长敬大力 当年北京地区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这篇作文让牟子宁感慨颇多,他边写边哭,直到所有考生离开了考场。监考老师看到他如此投入,不但没有催他交卷,反而看着他的文章陪他一起流下了眼泪。

说起现在的生活牟子宁认为30年前的那场考试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某顾问公司合伙人牟子宁 八大历史跨越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三、工业经济结构明显升级 四、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这是重庆改革之前的居民生活环境 这是改革开放后青岛的生活环境 五、教育得到了落实,有了更好的发展 六、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七、区域发展趋向协调 八、分配结构明显调整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珠三角 闽三角 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 重庆 万县 宜昌 武汉 九江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东兴 满洲里 黑河 珲春 乌鲁木齐 拉萨 昆明 贵阳 长沙 西宁 银川 呼和浩特 长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010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世界银行数据 名次???? 国家???????? GDP 亿美元 1??????? 美国?????????? 142563
2??????? 中国?????????? 58786 3??????? 日本?????????? 54742
4??????? 德国?????????? 33467
5??????? 法国?????????? 26493
6??????? 英国?????????? 21745
7?????? 意大利????????? 21127
8??????? 巴西?????????? 15719 9?????? 西班牙????????? 14602 10????? 加拿大????????? 13360
11?????? 印度?????????? 12960
12????? 俄罗斯????????? 12307
13???? 澳大利亚????????? 9246
14????? 墨西哥?????????? 8749
15?????? 韩国??????????? 8325 改革开放的问题 解决资源污染,环境破环问题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的问题 1、政府与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相对于经济方面的飞速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缓慢,严重滞后,特权制度及由特权引发的腐败问题、民生问题、行政性垄断问题、弱势群体问题成为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的问题 2、社会民生问题 二元户籍制度:现实中国的不和谐――特权、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市差距、身份歧视、就业歧视、弱势群体、血汗工厂、同命不同价、高考分数线差异,基本上都与户籍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篇3

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图 片: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为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发表而制作的精美明信片

概 述:

l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全文共38条,分为8个部分。主要内容是:

建国以前28年历史的回顾;
建国32年历史的基本估计;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
“文化大革命”的10年;
历史的伟大转折;
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决议》回顾了党的60年战斗历程,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对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了总结,明确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深入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逐步确立的正确道路。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历史决议》指出:建国以来32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路线和方针也出现过偏差。“文化大革命”前就有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严重错误。《历史决议》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对于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但是,毛泽东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他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历史决议》全面概述了毛泽东思想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决议》指出,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并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样的错误,也是错误的。《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背 景: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拨乱反正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几个重大原则问题: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当时的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严重地阻碍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因而遭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内许多同志的反对。1977年4月10日,尚未复出的邓小平就在给中央的信中郑重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这句话包含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同时必须是准确和完整的,不是错误和片面的。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以后起草《历史决议》所遵循的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准则。

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全党全国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序幕。但是,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刚刚全面展开,对“文化大革命”尚未公开否定,对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审判更没有提上议程。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尚须时日,更重要的是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尽快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因此,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要对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做出科学的评价,需要做认真的研究工作,有些事要经过更长一点的时间才能充分理解和作出评价,那时再来说明这一段历史,可能会比我们今天说得更好。”

事实证明,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远未得到统一。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1979年春举行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对过去的一系列理论、政策进行了探索和讨论,为中央解决历史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另一种倾向又开始冒头,出现了借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而否定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些言论。

邓小平在1979年3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现在,坚持“左”倾错误的人攻击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另一方面,党内和社会上产生一种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因此,我们要在继续批判极左思潮的同时,对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进行批判。

经过邓小平纠正两种错误思潮的阐述,全党全国初步完成了正确认识历史的理论准备,具有了总结历史的初步条件。党内外开始出现了这种呼声。6月,中共中央决定,起草叶剑英代表中央的建国三十年国庆讲话。中央认为:“对过去三十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历史,应当在适当的时候,经过专门的会议,作出正式的总结。但是,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的时候,有必要给予初步的基本估价。”邓小平对起草讲话四次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有一些新的内容,要能讲出新的水平。看过修改稿后,9月4日他找胡耀邦等谈话,指出:现在的稿子对毛主席的地位、作用、贡献讲得太弱;
要使人们看了文章以后得出一个总的印象,我们的党和人民现在是在真正搞毛泽东思想,完整准确地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是真正将毛泽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付诸实践;
无论如何不能叫人看了以后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否定了毛泽东。9月12日看过再次修改稿后,他说:“现在这个稿子,对毛主席讲够了,这样很好。”9月29日,叶剑英代表中央在国庆庆祝大会上发表这个讲话,获得了全党全国的好评,印证了邓小平的深邃见解。不过,这个讲话只是一个过渡,虽然通过批判林彪、“四人帮”实际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实践,但还没有在性质和理论上明确否定。因此,全党全国希望进一步作出正式历史决议的呼声更高,中央水到渠成地作出了决策。

1979年10月30日,胡乔木、邓力群召集有关人员传达了邓小平的谈话:现在着手起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决议,明年底六中全会讨论通过;
决议的起草工作在中央常委领导下进行,由邓小平主持,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组织实施。胡乔木还转述了邓小平的意见:有了国庆讲话,历史决议就好写了;
以讲话为纲要,考虑具体化、深化。《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到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历史决议》的起草历时20个月,较大的修改共9稿,经过邓小平、陈云等几十位老同志的审阅。

评 析: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指南,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党的基本经验和教训,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指明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它对于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分清是非,团结起来向前看,贯彻执行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同心同德地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篇4

  科学技术创新要想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积极探索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的新道路,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主攻方向在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近十年来的科技创新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第一,抓住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以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技术,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符合低碳、绿色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化体系,走一条低污染、少消耗、高效益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大力开发稀有资源替代技术、多功能技术,推进洁净煤技术、复杂油气开发技术等转化应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二次资源利用水平,支撑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着力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我国的能源结构向合理、安全、清洁的方向发展。

  第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深入研究和准确掌握区域(全球)性自然环境重大问题和科学规律,扎实推进污染治理和废物可再生利用科学技术,在治沙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等污染治理技术方面成效显着;
积极推进生态治理科技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低碳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总之,近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创新才刚刚开始,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技术创新仍然任重而道远。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篇5

  科学技术创新要想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积极探索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的新道路,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主攻方向在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近十年来的科技创新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第一,抓住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以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技术,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经济,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化体系,走一条低污染、少消耗、高效益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大力开发稀有资源替代技术、多功能技术,推进洁净煤技术、复杂油气开发技术等转化应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二次资源利用水平,支撑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着力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我国的能源结构向合理、安全、清洁的方向发展。

  第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深入研究和准确掌握区域(全球)性自然环境重大问题和科学规律,扎实推进污染治理和废物可再生利用科学技术,在治沙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等污染治理技术方面成效显着;
积极推进生态治理科技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低碳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总之,近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创新才刚刚开始,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技术创新仍然任重而道远。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篇6

科学技术创新要想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积极探索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的新道路,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主攻方向在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近十年来的科技创新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第一,抓住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以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技术,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符合低碳、绿色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化体系,走一条低污染、少消耗、高效益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大力开发稀有资源替代技术、多功能技术,推进洁净煤技术、复杂油气开发技术等转化应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二次资源利用水平,支撑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着力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我国的能源结构向合理、安全、清洁的方向发展。

第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深入研究和准确掌握区域(全球)性自然环境重大问题和科学规律,扎实推进污染治理和废物可再生利用科学技术,在治沙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等污染治理技术方面成效显著;
积极推进生态治理科技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低碳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总之,近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创新才刚刚开始,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技术创新仍然任重而道远。

推荐访问:读后感 决议 奋斗 中共中央关于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决议读后感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