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发言稿 >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时间:2022-08-10 15: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供大家参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研员 辅导学习材料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学

 习

 提

 要

 【 导

  语】

  1、 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各类人材的质量和数量, 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 了 更加迫切的要求。

 2、 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 我们的教育观念、 教育体制、 教育结构、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相对滞后, 影响了 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全党、 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 第一部份】

 1、 ① 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提高国民素质; ②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 目 标——造就“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 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④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要求——“三个面向”(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和“四个统一 ”( 学习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统一、 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 实现自 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 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统一)。

 2、 ① 实施素质教育的范围——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② 必须把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 ① 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② 德育工作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理想、 伦理道德、 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 基本国情、 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 国防教育, 职业学校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③ 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

 4、 ① 智育工作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② 智育工作的目 标——让学生感受、 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团结协作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③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目 标——使学生在掌握必须的文化知识的同时, 具有熟炼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④ 婴幼儿教育的要求——重视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 普及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5、 ①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 ② 体育卫生工作的目 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 了 解科学的营养知识。

 6、 ① 美育的作用——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开发智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②美育的形式——音乐、 美术课堂教学, 课外文化艺术

 活动, 开放文化场所等。

 7、 ①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教育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 ② 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目 标——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 使其了 解自 然, 了 解社会, 培养动手能力、 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 第二部份】

  8、 ①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肓( 简称“两基”); ② 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两基”。

 9、 ① 调整现有教育结构的重点——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 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 减缓升学压力; ② 到 2010 年, 我国同龄人口 的高等教育入学率的目 标——从现在的 9%提高到 15%左右; ③ 高中教育发展规划——在确保“两基” 的前提下, 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 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 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④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 的——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 生产、 建设、 管理、 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材。

 10、 ①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 标——构建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 不同类形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 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 深造的机会; ② 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三项改革——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 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 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

 11、 ① 高等教育的新体制——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② 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主要由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 ③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三项改革——加大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经费、 教师

 管理和校长任免等方面的统筹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 学历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 ④ 高等教育的五项改革——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监督和办学质量检查; 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 专业设置等自 主权; 精简机构、 减员 增效; 实行多劳多得, 优劳优酬; 后勤工作社会化, 发展教育产业。

 12、 ① 办学体制的新格局——以政府办学为主体,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 ② 民办学校的范围——高中阶段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 少数小学和初中( 在这个范围提供择校机会,但不搞“一校两制”)。

 13、 ① 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进行每年举办两次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试点、 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 扩大学校的招生自 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机会; ②基础教育的改革——“普九” 后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 各地中小学自 行组织毕业考试、 改革高中招生办法和高中会考制度、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

 14、 ①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增强课程、 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②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奖励并推广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学成果; ③ 职业教育课程及教材的要求——体现新知识、 新技术、 新工艺 和新方法, 具有职业教育特色; ⑤ 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目 标——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 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5、 ① 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建设远程教育网络、 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 校园或局域网络; ② 在高中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

 16、 ① 高等教育实行产学研结合——高等院校和产业界、 科研院所合作, 高等院校建立科技企业, 企业在高等院校建立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②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目 标——促

 进农村普通教育、 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 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来; ③ 教育综合改革要做到“两个结合” ——把文化知识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肓与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结合起来, 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第三部份 】

  17、 ① 全面推进素质的基本保证——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②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热爱党、 热爱祖国、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质量观、 人才观, 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 觉性; 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敬业爱生; 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 觉性, 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遵循教育规律, 积极参与教学科研, 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 与学生平等相处, 尊重学生人格, 因材施教, 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18、 ① 师资培养、 培训的重点——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② 师范教育的改革——调整学校的层次和布局, 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 培训中小学教师, 在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 ② 2010 年前后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小学和初中的专任教师学历分别提高到专科和本科层次, 经济发达地区的高中专人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者应达到一定比例; ③ 开展继续教育的目 标——培训全体教师, 重点——培训骨干教师; ④ 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教师要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 教师队伍;⑤骨干教师的培养目 标—— 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 造就一批合乎时代要求、 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

 19、 建立优化教师队伍机制的措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 拓宽教师来源渠道, 引 入教师聘任制( 中小

 学学校根据学校编制聘用教师, 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高等学校依法自 主聘任教师),

 加强编制管理, 精简富余人员。

 20、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措施——鼓励大中城市骨干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任教或兼职, 中小城市( 镇)

 教师以各种方式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 ( 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才可聘为高级教师职务)。

 21、 ① 对学校校长的要求——率先转变教育观念, 把领导教职工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重要职责; ② 对校长队伍的管理体制——继续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试行校长职级制, 逐步完善校长选拔和任用制度, 鼓励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

  【 第四部份】

 22、 ①加强党和政府对素质教育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 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定 来, 逐级考查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干部抓素质教育工作的情况;

 ②

 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提高政府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

 2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法治——依法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实现素质教育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健全教育督导机构, 完善教育督导制度。

 24、 ① 国家财政投资教育的目 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有民生产总值 4%; ② 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管政策——乡征、 县管、乡 用; ③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拨款办法, 充分发挥教育拨款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④ 严格禁止乱收费; ⑤实施 教育储蓄、 教育保险和助学贷款制度, 完善学金制度; ⑥ 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25、 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改革用人制度;

 ② 实行几种制度——劳动预备制度、 “先培训 后上岗” 制度、 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 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26、 ① 充分发挥党员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模范带头作用; ② 深入动员 社会各界关心、 支持和投身素质教育。

推荐访问:《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