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查报告 >

社会主义发展史读后感

时间:2022-06-27 13: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社会主义发展史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社会主义发展史读后感

社会主义发展史读后感5篇

第一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是美国着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着,着重从人文科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多角度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对学城市规划的我们,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思想 都上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城市的演变过程——起源、发展、蔓延

一、城市的起源

“为了让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包括有机界和人,乃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出路”。这正是芒福德编写此书的目的。

“远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这源于古人类对死去同类的敬重心里,他们需要寻求比实际生活需要更有力的促使古人要寻找一个固定的聚会地点,并最终促使他们形成连续的聚落。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抚慰他们的灵魂。所以为什么在去一个大城市的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陵墓是就可以理解了。而促使城市形成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岩洞,被认为是最早的空间,不仅是居住地也是艺术和礼俗活动发生的地方。而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协同作用便促使了最初城市的形成。

芒德福说“城市首先是具备磁体功能,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村落的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把一些非居住着引导此地。如罗马,耶路撒冷等古城仍然是并且继续追求这写原始目的的。总之城市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而不像乡村那种较为固定,内向,并敌对的对待外来事物。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以狩猎为主的具有强攻击型的社会结构,而新时期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并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而真正的城市起源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而城市作为一种包容的有磁性的容器,使城市中生发各种活动,使城市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二、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在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总要受控于一些具体因素的影响,比如王权、商业、文化等,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

王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所谓城市,是指一种新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带表了当地的人们,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以及整个井然有序的空间”。而统治阶级利用宗教称王把自己神化使自己统治公共并赢得其信赖成为可能。”从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 。

王权制度形成后,出于对自身利益的需要,为维护其统,无论是对外防御还是对外扩张都需要建立一个力量据点,聚合长期以来处于分散的需要对 长期以来处于分散的各种力量。在城市聚合过程中,国王占据中心位置,他们是城市磁体的磁极,把一切新型的力量统统吸引到城市文明的中心腹地上来,并置诸宫廷和庙宇的控制之下。国王的统治使城市无论从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而城市产生的聚集效应促使城市分工的形成。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城市文明的形成。而城市自身拥有的财富和权力又使城市成为战争的当然目标.。经过战争,有的城市毁灭,有的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

中世纪后,市民阶级兴起,西方城市才逐渐摆脱封建王者的统治取得独立的政治地位表现出新的形式。在它的初期和发展的历程中,其主要组织方式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利益反映王权统治。除古埃及,日本。英国等国家外,高大的宫殿庙宇居中,环以坚固的城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早期城市的典型模式,对内外展示着王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和震慑力量。这样以实体形式传递威势信息为所有专制主义地区和时代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一条。世界城市古典时期大都是以此为特征的,尽管具体的手法不尽相同。

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王权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在城市的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介入触发了远古村落细胞的分裂,生成城市这个新的生命有机体,并且像基因一样主导着城市集体的生长过程及功能形态特征,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

商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就城市自己的生命过程讲,基本上是统治中心、商业中心和生产中心三大功能逐一参加复合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相应或连带的其他功能,日益演化为复杂的综合体,而积聚是它的基本特征。它使城市像一支紧握的拳头成为统治力量的中心所在,这种形式使其在外表呈现出封闭的形式。但是实际上积聚给城市带来的不仅是内部分化、协作与交流的强化 ,而是对交往和联系的强化。

战争和贸易,城市以这两种方式大大扩展了对外社会交流的领域。如果说在开始的时候城市的对外关系主要是战争的话,像柏拉图在他的《法律篇》中所说的那样,每个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都处在自然的战争状态,那么商业贸易逐渐取而代之成为城市对外关系主流。变为城市的比本标准和固有活力,是当不住的历史潮流。

早先,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对待商人的态度大都很敌视,甚至有时对其采取压制的手段,因为商人通过商业获得的相当利润的财富,往往会对其统治产生一定的威胁.在一些西方商业城邦宪法上规定有市民不得经商,如要经商,必须移居到另一个城市中去.而且只有少数几个城市才准许市民从事商业活动.但即使在不太有利的情况喜爱,商业还是在夹缝慢慢的发展起来.。

商业成为西方城市发展的驱动力是在17世纪。这时商业开始作为一种革命开始全面渗入城市,并对城市旧的体系加以否定消解,然后再新的原则基础上进行重组。从性质上来看,城市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由政治中心变为经济中心,由少数人的统治工具变为大众谋求金钱和利润的场所。对外关系由封闭转为开放,内部秩序特征从追求永恒的静态形式转为追求功利效益的动态运行和新陈代谢。如商业中心的形成、街道规划和土地划分强调利用率,城市高强度开发。人的需要放在次要地位、城市建设杂乱无章等、从中可以看到商业对城市形态和城市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最初的形成就与古人的宗教信仰有关,出于对祖先的怀念和敬重,人们在此聚集并定居。可见城市最初的产生就有文化的影子。而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并不会因为战争破坏随着城市一起消亡,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文化,使城市得以更好地的一种延续..如雅典的卫城,中国的圆明园,即使他们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些山墙,或残垣,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城市文化和那个时代特有的魅力.当然不同的文化也对城市的布局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古埃及的死者之城,中国的天圆地方之说.天人合一思想等学说和理念,都成为古代城市发展因素,使古代的人类文明蕴含在城市建设当中,文明可以循序渐进的流传下来。而渗透着的这些文化观念的城市形态,也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也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藏根于城市之中,芒德福说“城市从生长,扩展到崩溃瓦解这个周期常常重复着,其原因之一 可能在于文化性质的本身”。而面对城市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有必要寻求其城市的本源,洞察其历史过程,以使城市能更好地发展。就像华沙,柏林等城市虽一度和许多城市一样,城市的物质环境几乎遭到毁灭,但各处都还因保留着文化遗迹,使得这些城市能迅速重建而且即使这些城市没有重大功能上的变更,也有许多小的改进。他们顽强的生存下来,显示着文化的强大支配力量。

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的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古罗马的广场由最初的只供宗教集会,体育和格斗的不是简单的开放性场地,变为群众集会和活动的城市空间。广场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源于城市文明的进步,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它是城市的根、城市的米命脉,从中我们可以探寻城市的过去,也可以展望更好地未来。

三、城市的蔓延

城市的扩张的最初动力主要来自商人、财政金融家和地主们,加之机器的发明和工业的生产。和城市交通工具等的改善,城市的扩张的脚步逐渐加快。“城市的规划设计追求的是利润而把其他的人的需要忘得一干二净”。而“一个 以营利为目的而不是以人民生活需要为目的 的扩张中的经济必将创造出 一个 新的城市形象“就是”一个 永无止境 日益扩大无底洞的形象“。

城市的扩张虽然一方面带来了积聚经济,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如旺多姆广场大尺度设计。只是希望留出更大的空间给出租营利,而不是以人的尺度进行设计。由于城市的无目的蔓延,城市的农田、空地被侵占既浪费了土地又危害了环境。人们距市中心越来越远。工作地与居住地越来越远,对私家车的以来越来越强,在消耗时间的同时也使能源的消耗大幅度上升,许多城市中心也因此变得萧条。老城区破旧,设施得不到更新,而居住等的分散,也使城市的配套设施难以配置,居民彼此隔离,生活不是很方便。在城市群,城市带加速形成,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的形式下,当利益日益激烈冲突。关系紧张时,规划往往难以实施、

读完《城市发展史》,真的使人受益匪浅,这本书是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深刻认识城市,颇具专业性和理论性。把对城市的研究与人类的文化结合起来,以更为本质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因素认知城市。不仅详尽叙述了不同时期的城市以及构成城市形态的本质原因,还广泛介绍和评价了城市规划思想,并从动态过程中认知城市,把城市的演变与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紧密相连,认知城市本质 。其中人文观和自然观并重是芒德福思想的精华。他认为城市应该符合自然要求,并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要。他提倡让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人类居住。作为学城市规划的我们,芒德福对城市的认识与解读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我们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城市这一系统,认清城市的本质,城市的文化内涵,最终规划出以人为本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第二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读后感

社会主义发展史

摘要:在人类历史上是先有社会主义思潮, 后有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四个阶段,恰似直线与曲线的交叉发展,呈抛物线前进与螺旋式上升。纵观社会主义的严谨理论和颇具色彩性的实践,充分证实,社会主义确是大势所趋,真理所在,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简介与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的展望,着重说明,社会主义不会只有一个方案,一条道路,一种模式。进而使读者认清社会主义的真谛,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激发对社会主义的热情,并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有四个阶段, 即封建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资本主义。【1】16世纪初至18 世纪末, 西欧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社会内部孕育产出。在资本主义的这四个发展阶段中, 始终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占有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等)和弊病(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危机、政治倾轧、军事侵略、社会犯罪等)。随着资本主义这四个发展阶段的不断发展,矛盾的积累与激化。社会主义的兴起就是旨在建立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消除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和弊病。首先出现的社会主义思潮, 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特别是19初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深恶痛绝地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和欺诈, 抨击资产阶级国家的压迫和宗教的欺骗,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因违背人类理性和社会公德而必须加以改变。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进步思想给予工人以启蒙教育,并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料。但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毕竟是空想。他们是凭主观想象建立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制度,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到了19世30— 40年代,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无产阶级开始形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成熟了。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入工人运动,认真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一切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 加以革命的改造和发展,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192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和运动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上有了重大突破。列宁尊重实践,尊重科学,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面对新的时代特征,列宁不仅在理论上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论断,而且在实践上领导了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俄国首先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而证明了经济落后的国家超越资本主义发达阶段是完全可能的。列宁逝世后,斯大林认采取了向城乡资本主义全面进改的方针,提出了“扩大和巩固我们城乡,国民经济一切部门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命脉,采取消灭国民经济中资本主义成份的方针。从此开始了苏联全盘集体化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一套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这就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具体表现在经济上突出发展重工业的一工业化,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国家权力高度集中领导职务终身制,文化、学术上的是非由党组织或党的领导说了算。苏联模式有一定的历史功绩,又有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弊端。特别是在后来和平建设时期, 高度集中的计划和产品经济严重束缚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经济走向停滞。政治上高度集权,个人崇拜,领导职务终身制度都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二战后,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到多国的实践。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国家都是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都仿效苏联,这就难免导致失误和困难。人们从实践中吸取教训,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探索过程中最突出、最有成就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并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这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这是全党智慧的结晶,这是对马克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巾国革命和建设成功解决的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宝库中的重要理论财富, 为半封建、半殖地国家指出了前进的方向。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集体领导,总结建国以来正反方面经验,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和社会主义实践经脸,进行不懈的探索, 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社会主义,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 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在不断探索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利益要求和时代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的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代特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核或者说基本原理在当今时代和中国的时空展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存在样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坚持中的发展、继承中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与时代特征三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做完整准确的理解,并且对毛泽东思想也要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邓小平认为有通过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他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对以往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邓小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并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的国情,对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作了较系统、较初步的回答。【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本质要求、主要任务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等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把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并且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进一步深化了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和倾向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也经历了与形形色色社会思潮的论战斗争。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斗争贯穿于改革开放进程的始终。20 世纪80 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马克思主义除了继续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斗争以外,还与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几大思潮进行激烈的斗争和交锋,斗争矛头直指改革的根本方向和根本性质,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一条道路、一面旗帜、一个理论体系的论断,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扫清思想障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三、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与展望

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结合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从其本质上说不是一些教条式公式、定理, 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中发展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实践性、批判性、反思性内在规定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吸取“黑格尔哲学走向死亡的根本原因是封闭”的历史教训。马克思主义理就是在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今天经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们必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同时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保持不竭的活力必须以开放的状态与时俱进,不断地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经典作家的贡献是巨大的,西方马克克思主义研究者也作出了他们的贡献。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体的成功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指导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甚至西方、拉美国家的探索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展史的研究不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和中国的发展,而且要研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不仅要研究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要分析众多的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过贡献的人物的思想,也包括吸纳准马克思主义的,甚至非马克思主义的对于当代资本本主义的批判、对于当代全球性问题的探索等有益思想,了解思想理论界发展的最新动态,批判地学习,在比较中鉴别,这对于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放,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什么会形成四个阶段评《社会主义发展史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 第3期

[2]任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阈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5月 第3期

[3]刘冬冬,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增强高举伟大旗帜、推进创新发展的自觉性,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8年10月第9卷 第5期

第三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读后感

微考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简史

理论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实践

1871年的巴黎公社,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实践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无法克服,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发展

中国借鉴苏联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例题1 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应理解为( )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有科学理论指导

C.有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

D.巴黎公社精神的指引

答案:B

解析:工人运动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诞生,成为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推动了工人运动的新发展,故选B。

例题2 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C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的理想成为现实,答案C。

1. 它发表160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理论向导,对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这里的“它”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 下列历史事件属于“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

A.宪章运动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3. “一方面,它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另一方面,又使其经济发展陷入僵化”这评价的是 (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4. 苏联解体,而中国则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表明 ( )

①在不发达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行不通 

②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③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④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答案】C

【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指导意义的是马克思主义,答案C。

2.【答案】C

【解析】1871年的巴黎公社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答案C。

3.【答案】B

【解析】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使苏联的发展陷入僵化。答案B。

4.【答案】D

【解析】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改革开放,从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说明在不发达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可行的。故选D。

第四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读后感

社会主义发展史:苏联共产主义模式和民主社会主义

导言

社会主义,最早是在19世纪30年代,由圣西门的学生为宣传其学说而使用,最早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同伙或者同样的,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的自私自立而提出来的。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当时社会上相应的不同的阶级,派别,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封建贵族,无产阶级组织,对此有不同的立场。其中无产阶级组织,阐明正义者同盟,主张人人皆兄弟,由此引起一系列社会主义思潮和建设,以下主要介绍苏联共产主义模式、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此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以启发和展望。

一、苏联社会主义

1.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有显著代表性的乃是苏联。苏联模式”萌芽于列宁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年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最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连年的战争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得当时的苏联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国内,苏俄反革命叛乱不断;
国外,帝国主义国家对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出现的新生社会主义国家仇恨尤加,不断对苏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形下,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有:余粮收集制,将人民大众的余粮收归国库,以应战时需要;
工业国有化,大力发展重工业,优先满足战争要求;
取消商品贸易,实行国家配给,最大限度地防止社会财富减少;
实行强制劳动,最大可能地创造社会财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情况下适应了苏俄的国内需要,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这只是“战时”的需要,一旦离开这一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其弊端就暴露出来了。毕竟,这一政策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脱离了农民的需求,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破坏了工农联盟。于是在内忧外患趋于平和后,列宁政府及时改变了这一政策,推行了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经济政策”,其内容有: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恢复商品贸易,推进市场发展;
③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增加国家财富;
实行按劳分配,取消强制劳动。“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缓和工农矛盾,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此基础上苏联模式的形成:三大运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执政,推行了包括“工业化运动”、“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政治大清洗运动”等在内的三大运动,促成“苏联模式”的形成。

1.2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分为两个时期:1949年建国至1978年改革开放为第一时期,改革开放至今为第二时期。这两个时期中国是在继承和批判“苏联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并存。第一时期的建设,中国基本上照搬或沿袭了“苏联模式”。建国之初,中国经济是在蒋家王朝覆灭的破烂摊子上建立的,一贫如洗,举步维艰。列宁时期推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中国政府用来作为支撑经济和政治的起步和发展的手段,是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的,也起到了发展经济、巩固政治统治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刚取得执政地位的一段时期,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政治上进行“三反五反”运动、在思想文化上肃清封建主义反动残余和资本主义腐朽观念,都取得了很大成效;
重工业的优先和强力发展基本满足了当时斗争和生产的需要。但是,在政权基本稳固后,中国出现了和斯大林推行“三大运动”后类似的情形:经济结构中过于强调重工业的畸形发展和单一化,导致轻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失衡;
在“一大二公”观念指导下的集体经济大锅饭发展模式也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为阻碍经济的枷锁,人民的生产和劳动积极性普遍不高;
政治上,党内党外派别斗争不断,导致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流失;
在外交上,中国的“一边倒”策略在中苏关系紧张后也无法行得通,迫不得已提出“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政策。种种迹象表明,“苏联模式”在中国建国之初,确实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稳固政治的作用,但是一旦离开那个特定时期和背景,其弊端暴露无遗。不过,这正好印证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论断。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第二个时期,即对“苏联模式”的扬弃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上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中国不再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而是将他们视为经济发展的手段,计划和行政手段也只处于辅助地位;
经济结构不再一味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而是重、轻工业协调发展;
政治上,推行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理念,不再是一人专政、“人治社会”,而是依法治国、“法治社会”,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到更高层次,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更加完备;
思想文化文化上,兼收并蓄,外为中用,古为今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社会建设上,从注重经济效益,到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再到和谐社会的发展阶段,更加科学理性。

1.3 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总之,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将“苏联模式”改造成适应中国发展的“中国模式”,基本适应了中国的现实和国情。“苏联模式”在苏联和中国适用时的起起落落、成败兼蓄,恰好论证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需要,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并最终被生产力抛弃,而由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时,必将被经济基础突破,由经济基础衍生新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二、民主社会主义

2.1 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是19世纪末世纪初欧洲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产物,对于二战后欧洲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推动作用。自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在伯恩施坦、考茨基的影响下,社会民主主义逐步演变为一种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议会道路来改良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20世纪50年代,社会民主党人为了凸显社会民主主义的“民主”,将其思想体系的名称由“社会民主主义”颠倒成为“民主社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民主党人又把其思想体系的名称再次颠倒成“社会民主主义”,意在表明它并不是一种(民主)“社会主义”,而是一种(社会)“民主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的内容包括一下几点:首先,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的多元化。社会党的指导思想较为多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权宣言、基督教、天主教教义、康德黑格尔哲学等。其次,“自由、公正、团结互助”的基本价值。第三,社会党的社会经济政策纲领是,依靠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建立混合经济形式,加强税收,扩大财政开支,对社会事业进行救助,从而建立起福利国家。第四,在对外政策上,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全球推广民主社会主义。

2.2 民主社会主义的借鉴意义

民主社会主义多方面的内容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经济方面,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党重视经济建设、建立社会市场经济、采取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寻求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引导职工参与企业决定、实行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等政策措施,启示社会主义国家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殷实,以此增强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及亲和力。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稳步发展,但是民主社会主义重视经济发展的理念仍然对我国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政治方面,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党历来将“民主”置于其纲领的核心地位,它们攻击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一个最重要缘由,就在于认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民主、搞专制。虽然这严重不符合我国的现实,但是民主社会主义重视民主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

3.1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即科学的政治学理论,是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她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她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在于以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矛盾辩证法到对称辩证法是哲学科学化的必然结果,从物质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到对称经济学是经济学科学化的必然产物;
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对称本质、对称规律得以充分展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则是使哲学科学化与经济学科学化统一起来的契机,是为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的必然产生开辟道路、使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产生的必然性得以实现的偶然性。对称哲学就是当今时代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全球性金融危机说明:只有对称哲学才能使经济学真正实现从非科学向科学转化,只有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才能使社会主义真正实现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1)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上,科学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则由最初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2)在对待社会主义上,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实现人民的幸福、解放、民主和自由。同时,也强调社会主义要吸收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而民主社会主义从最初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目标,逐步变为仅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否认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3)在对待资本主义上,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依据,但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固有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代消灭私有制,用实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来缓和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的,同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不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立足于国情、又适应时代,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在某些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和发展道路,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

第五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读后感

《社会主义发展史》整理题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发展、有哪几次历史性飞跃?P3-5答: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变为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转换。‚四个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用了300多年,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版了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乌托帮》。书中莫尔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未来社会的美好画卷。这里以公有臸为基础,不允许不劳而获而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人人从事劳动、按需分配产品。1602年,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写下了著名的《太阳城》,他也控诉了私有臸的罪恶,认为贫穷和财富是一切丑行的祸根,他设计了一种臸度,人人参加劳动,共享劳动成果,没有私有财产。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臸度,预定这一臸度必然灭亡,他们为未来社会设计了蓝图,提出废除国家的思想,认为私有臸使人变成了魔鬼,使全世界变成了地狱,主张建立合作公社,所有财产均属公有,没有阶级、剥削和城乡差别。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许多萌芽。但是,他们不了解资本主义臸度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他们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按照他们的构想的社会实践不可避免地归于失败。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臸度内在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现象,揭示了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1847年6月,马、恩创立了第一个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2月发表了著名的党纲《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864年9月,第一国际在英国伦敦成立,在18个国家建立了党的支部,拥有会员40万人,1871年3月,在第一国际指导下,法国巴黎工人发起武装起义,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政权——巴黎公社。虽然它只存在72天,但开始了社会主义

1

的伟大实践。1889年7月,在恩格斯的组织下,第二国际法国巴黎成立,在22个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理想逐渐深入人心。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臸度,经过了4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1917年10月,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于革命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国家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变成现实,开创了人类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1919年,第三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在全世界30个国家建立了共产党组织,而当时独立国家只有50多个。20世纪40年代,借助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苏联的帮助,东欧一批国家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世界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此后,中国、朝鲜、越南、古巴等国纷纷建立社会主义臸度,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已有200多个,党员达到9000多万。这是一个历史性转折和新时代的开始,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产生了与资本主义抗衡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标志着时代奔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潮流。在社会主义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先后有100多个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缩小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地盘,形成了数量众多、力量强大的第三世界,使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创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度,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国家的落后面貌。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新型模式转变时期是50年代以后,人民逐渐认识到传统的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和弊端,认识到必须进行重大的、深刻的变革,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现代化潮流,才能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然而,80年代末以来国际风云急剧变幻的事实表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在不同的国家迥然不同。苏联东欧诸国社会主义臸度的崩溃,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依次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与此相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一条从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向现代新型社会主义模式和观念转变,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崭新道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新阶段的到来和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种新形态的出现。2、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意义?P6
答:(1)有利于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进程与一般规律。(2)有利于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3)有利于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4)开拓视野、扩大知识、巩固专业基础。
第一,明辨方向,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之初,就曾对当时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清理和批判。在科学社会主义一个半多世纪的发展中,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也总是如影相随。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流派很多,如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新共产主义等等。我们通过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的研究,可以了解这些‚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斗争的过程。这对于我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的比较,真正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性和正确性。当然,我们对待非科学社会主义也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不能一概否定非科学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立场我们绝不能放弃。
第二,开阔视野,把握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不是封闭性的产物,而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性特点的、波澜壮阔的宏大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们一开始就以世界眼光理解社会主义理论与运动。150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以其内在的科学价值,向世界展示了自身的合理性,并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推进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改写了世界发展的格局与面貌。因此,对科学社会主义综合性研究,既可以通过了解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加深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又可以使人跳出地域性局限,在一个广阔的平台上审视和感受社会主义运行过程,并在社会主义与各地实际的结合中体味到社会主义的多样性特征。
3

推荐访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