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学理论悟思想演讲稿

时间:2022-06-19 18:3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学理论悟思想演讲稿(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学理论悟思想演讲稿(完整文档)

学理论悟思想演讲稿5篇

第1篇: 学理论悟思想演讲稿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3. 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4.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5.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
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6.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

7.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从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本体论(形式主义);
从作家角度出发的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
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
以及从读者角度出发的表现论(浪漫主义)。 

8.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答: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史前人类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早期的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所以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 

9.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10.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11.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12.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答:文学的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动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现在通行的含义是 审美的语言作品。

1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

14.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 

答: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 

15.

35.

第2篇: 学理论悟思想演讲稿

文本: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具有多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文学文本:作家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一部文学作品书写或印刷的形式,即文学作品的物理印刷品或制成品。特征:自足性,封闭性,能指性,间接性。

文本与作品:作品(已被读者阅读并赋予一定意义的语言产品):文学艺术创造的成品,文学四要素之一,是创作整个阶段的称谓,传统文论多称作品,也是外在研究指向作品。文本(有待于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物理印刷品或制成品,是阶段性产物,现代西方文论多称文本,也是内在研究指向文本。文本跟作品不在一个范畴里.文本是部分作品的载体.

英伽登的划分:1、语词声音和语音构成以及一个更高级的现象层次2、意群层次,句子意义和全部句群意义的层次3、图式化外观层次,作品描绘的各种对象通过这些外观呈现出来4、在句子投射意向事态中描绘的客体层次。

陌生化: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悖论:是布鲁克斯使用的术语,表面上荒谬实则真实的一种陈述,把在日常意义上相互对立、冲突的语言放到一起,从而在语言的碰撞和意义的对立中诞生诗性。反讽就是实际意义与语言的字面意义相对立。张力:是艾伦•退特提出,是由内涵和外延组合而成的,意指紧张关系,这里指诗歌内涵和外延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整体效果。

抒情性文本的现象层:1、意象。又称审美意象、象征意象。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本质特征:哲理性。表现特征:象征性。形象特征:荒诞性。思维特征: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鉴赏特征:求解性和多义性。2、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表现特征:情景交融、结构特征:虚实相生、审美特征:韵味无穷。3、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装配。后延伸电影艺术中,用于镜头组接。在文学理论,表诗意象叠加。

叙事性文本的现象层:1、情节。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它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情节与故事的差异:故事:有一定原由而发生的事件被讲述出来,在一定时间延续中具有因果联系的事件。故事是经选择的、有因果联系的、按顺时序发展的一组生活事件。情节叙述故事本身,并对故事进行艺术加工和重构。2、人物。扁平人物:性格单一,突出鲜明(“静态”的塑造人物方式)圆形人物:性格丰满、复杂,立体感强。(动态)3、环境。小环境:人物的活动场所,即环绕他的各种人际关系以及与其发生各种联系的自然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大环境:由人物的具体生活环境所投射出的社会时代背景和历史趋势。典型环境:指充分地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文学抒情与叙事区别:1、抒情偏重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重于再现客观世界。2、抒情偏重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则偏重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美学特征:(1)特征性。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
内在本质极其深刻和丰富。(2)丰厚的历史意蕴。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典型独特的审美效果。1、生命魅力。文学典型以人的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
2、真实性。艺术的真实应含有更丰富深刻的历史意蕴;
3、合乎理想。4、新颖性。典型塑造的独创性。

熟悉的陌生人揭示了文学典型独特审美价值的原因在于它的独创性,在于它是鲜明独特的个性与充分强烈的共性的完美统一。“熟悉”是因为它来自生活,概括了读者曾经感受和意识到的现实关系中的某些普遍现象和规律;
“陌生”是因为具有这样个性特征的“人”从来没有过,是新的对象、新的生命,寄托着作家启人深思、引人向往的审美理想,因而能给人以新的美感满足。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文学典型的创造既是作家对过去创作经验的独特运用,又以自己的独特创造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闪耀着审美创造的智慧之光,足以拓展人们的审美视野并值得学习、效仿。因此,独特的审美价值又表现为它是一种审美贡献。

文本的意蕴层:形而下意蕴:文本的现象层通过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传达的比较明确具体的情感和观念。形而上意蕴:超过了特定社会历史内容,带有全人类性的、更为普遍的永恒的一种精神体验和哲理思考,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寻和最求。

主题:与艺术形象交融在一起的,饱和着作家审美情思的核心意蕴,即艺术形象包含的审美意识。多主题:一部作品的主题了正主题,还有一个以上的副主题,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主题的多义性:一部作品的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因而有各种不同的释义。海涅与黑格尔对话(不同眼光,不同心理),卓别林大赛(不同标准,不同尺度),鸭兔难辨图(不同角度,不同方位)。

文学作品的类型:1、现实型。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揭示人物性格形成原因,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写实手法,以描写见长(典型形态:现实主义文学,形成19世纪三四十年代,特点,反映现实,再现生活、细微刻画、典型形象、叙述描写、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俄国托尔斯泰、英国狄更斯等)2、理想型。以抒情方式表现理想,具有表现性和虚幻性。艺术地创造理想世界,直抒胸臆,情感评价,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形成,特点,主观精神、奔放情感、自我表现、自由幻想、夸张虚幻。代表雪莱、济慈)3、象征型。以暗示方式寄寓意蕴,具有暗示性;
朦胧性。以意象暗示意蕴,内在的朦胧性,变形化、拟人化(象征主义文学,形成:19世纪70年代,特征:主观性、神秘性、暗示性、寄寓性、多义性,代表:波德莱尔)

文学思潮:在一定社会历史运动或时代变革的推动下,一些政治文化思想相近、创作主张和审美追求相似的作家共同形成的带有广泛社会倾向性的文学运动或文学潮流。规定性:一,其形成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表现为一定的文学运动或文学潮流(社会化、国际化)三,以一定的文学思想作旗帜;
四,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文论家、批评家和作品、文论、文学批评著作为实绩。文学流派:一定历史时期内,由思想倾向、艺术倾向、文学见解、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结合而成的文学派别。规定性:一,其形态成至少要有一个相当数量的作家群;
二,这一作家群必须思想倾向一致、文学观念相近、文学风格相似;
三,文学流派是一个民族的文学进入成熟时期的产物。(以题材来命名:田园诗派;
以创作特点或类型命名:豪放派;
以社团名称命名:新月派;
以地名称呼:桐城派。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文学思潮既可以促进文学流派的形成,又可以推动文学流派的向前发展;
文学流派本身的不断运动,可以导致文学思潮的诞生。

如:五四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促进了乡土派小说等文学流派的产生;
而这些文学流派不断发展壮大,又影响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区别:具有独立性。有时有文学思潮出现,但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学流派产生。如:中国“五四”文学思潮出现,当时没有什么文学流派产生。

戏剧冲突: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两种对抗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是戏剧情节的构成成分,是体现戏剧性的最高,最尖锐和最集中的形式,是戏剧文学最基本的审美特征。表现方式 :①外部冲突: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
②内部冲突:也可能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
③还可能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

现代主义文学:指的是西方从近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与发展中涌现的诸多文

学观念、文学流派综合而成的颇为庞杂的文学思潮。思想特征:主观性、扭曲性、模糊性、颓废性、内向化、哲理化、危机感;
艺术特征:反对模仿、再现现实,强调非理性现实、心理化现实;
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意识流等表现手段;
具有虚幻性和假定性。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文学(观念)的颠覆:一,内容上的“向内转”。整体表现上的主观化;
把表现对象转向人的心理甚至潜意识。二,表现上的隐喻性。间接、暗示、象征的方式;
形象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三,文学形象的符号化。形象的象征性;
抽象意味四,对“异化”主题的发现和开拓:本质向存在、主体向客体的转化关系(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格格不入、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自我丧失,“我是谁”的追问、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五,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

文学消费:文学产品的购买、占有和阅读欣赏的活动过程。文学接受: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意蕴、得到心灵陶冶的再创造活动。文学鉴赏: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形成审美意象、获取审美愉悦的精神活动。文学批评:指一种以文学欣赏为前提、以文学理论为指导、以各种文学现象为对象的研究、评价活动。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了解以及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召唤结构: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一个接受美学的概念。指文学文本作为一种虚构,形成了不确定性;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召唤读者参与再创造,填充文本意义的空白,从而形成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

文化属性:审美属性—审美体验;
认识属性-审美认识;
价值诠释属性-审美诠释;
审美交流属性-审美交流。划分是相对的,统一体;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文学接受高潮:1、共鸣。思想观念相通;
情感经历相似;
意志愿望相近。(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遭际所打动形成的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2、净化。读者进入虚幻的艺术境界;
情绪得以宣泄,畸形心态得以矫正;
扭曲的的人格变得纯正。(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提升人格的状态)3、领悟。基于理解的体味;
基于体味获取人生教益。(潜思默想、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4、余味。文学接受进入高潮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
作品经读者共鸣净化领悟后继续留存于脑际不断回味的状态。

接受动机:1、审美动机。怡情悦性的娱乐动机;
自由、轻松、平衡、协调。2、求知动机。发现历史规律,揭示社会本质;
熟悉人类生活,了解各类知识。3、受教动机。得到人生启迪,接受道德教育;
获得精神鼓舞,提升生活品质。4、批评动机。把握作品内涵,分析作品意义;
探讨创作规律,科学评价作品。5、借鉴动机。作家获得启示,初学模仿借鉴;
提高创作质量,推出更好作品。

隐含的读者: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即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文学接受的发展:1、填空、对话与兴味。2还原与变异。3理解与误解。4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形成文本空白(期待视野:政治观念、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欣赏能力)。得出第一文本:含有潜在意义(广泛的社会共通性)、第二文本:见仁见智(明显的个人差异性)。第一文本:现象文本。由作者赋予表面形式的书本制成品,即文本的物理存在形式。第二文本:生成文本。经过读者接受的而生成新的意义的、读者头脑中的文本。

第3篇: 学理论悟思想演讲稿

理论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1】付晓静、温睿,《“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以深圳卫视“饭没了秀”为样本》,《东南传播》,2012年第7期

“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 世纪四十年代,形成于七十年代。这一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不同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受众的需求动机,既有受众在接触大众媒介过程中个人的心理、兴趣、环境等因素,又有他们的社会动因,包括他们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和群体归属关系等众多因素。根据D.麦奎尔等人1969年开始的对电视节目调查的成果,各类节目满足受众基本需求有四种基本类型: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

传播学者D.麦奎尔等归纳出电视节目具有“心绪转换效用”,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

D.麦奎尔等人认为,电视节目能使受众从两方面达到人际关系效用,一是“拟态”人际关系,即观众对节目出场人物、主持人等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觉;
二是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谈论节目内容,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

二、符号聚合理论

【1】李翔、李敏,《电视真人秀节目价值取向构建策略分析——以《梦想合唱团》为例》,《新闻知识》,2013年第05期

符号聚合理论也被称之为想象—主题分析(fantasy-theme analysis),是由厄内斯特·鲍曼、约翰·克里甘和唐纳德·希尔茨发展起来的关于在传播中如何叙述的相当完备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有关现实生活的形象受到一些故事的引导。这些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是在小规模群体的符号互动中创制出来的,并且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形成了一个个“故事链”。

符号聚合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1)想象性主题:包括人物、情节线索、场景、公认的中介人。人物可以是英雄、恶棍和其他的配角;
情节线索是故事的主要行动及其发展过程;
场景就是布景,包括地点,道具和社会文化背景;
公认的中介人是使故事合法化的源泉,这一故事可以是某种权威,它可以让这个故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2)修辞性视野,即对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看法。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深层结构:“道义的比拟”——试图告诉人们如何以符合道德的方式生活,什么是好与坏;
“社会性比拟”——告诉人们如何与他人进行联系;
“实用性比拟”——告诉人们如何做事情,提供符合实际的、有效的解决办法。厄内斯特·鲍曼等人认为修辞性视野(rhetorical vision)是对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状态的看法,在我们无法直接体验到的、只能通过符号再现来了解的那些领域,修辞性视野构建着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

三、符号互动理论的内涵

【1】吴雁,《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符号互动传播—以江苏卫视文本为例》,青年记者

符号互动理论产生于美国,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社会的社会学理论派别。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库利、托马斯、米德等人。与早期符号互动理论重点强调“符号”不同的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其研究重点在“互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互相直接见面的时候,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行动的交互影响”。

戈夫曼认为,表演的目的是为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管理。

1对有意性的行动进行管理。选择:根据角色要求对前台背景进行选择;隐藏:表演时隐去不利于自己表演的部分;掩饰:对表演中的差错的掩盖。

2对非有意性的行动进行管理。预防:对有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预防;神秘化:保持演员与观众间的必要距离。补救:对于表演中出现的事故、意外,需要所有参与互动的人进行补救表演。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管理。

根据戏剧分析要素,戈夫曼将表演的舞台分为前台与后台: 前台,就是演员、行动者在表演(行动)时的“形势”,这种“形势”以一般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则地发生作用,为那些观察表演的人限定情景。前台包括“舞台设置”和“个人前台”。前者是指表演的场景部分,后者是指与表演者自身系为一体的那些项目,又可以分为“外表”与“举止”。后台,是指演员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

如戈夫曼所言:“这里存在着一种个人和角色的关系。这种关系要符合互动系统—框架,正是在这种互动系统或框架中,角色被扮演,并可以窥见到表演者的自我。”真人秀节目传播交往的过程,实际也是人们依据自己对情境的定义通过符号互动来展示自我的过程。

四、框架

社会学家E·戈尔曼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对新闻框架研究产生了自接影响。他认为“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和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对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称为新闻框架。

第4篇: 学理论悟思想演讲稿

教学理论 -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 1957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 1982 )和王策三的《教学论稿》( 1985 )。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 1 )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 2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 3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 4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优点与缺点:见 P182 )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 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 )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很大。他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中指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因此,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其中以 B · F ·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 1 )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
“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解释;
“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概率变化的条件。他还认为人类与动物的行为可能取决于前提性事件,也可能取决于结果性事件,所以我们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反应结果,以决定和预见有机体的行为。根据行为主义原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的特定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 , 1913---)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与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是相一致的。 

( 2 )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所谓相倚组织,就是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斯金纳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做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
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根据这一原理,形成了一种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做出了系统的安排。 

包括五个阶段: 

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具体说明想要得到的行为结果,制定测量和记录行为的计划;
 

②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如有必要,记录行为的性质和当时的情景;
 

③安排相倚关系:做出有关环境安排的决定,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确定最后的塑造行为的计划;
 

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⑤评价方案:测量所想到的行为反应,重现原来的条件,测量行为,然后再回到相倚安排中去。简单来看,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事实上,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程序,直接涉及到要教什么,不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可以观察、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 

( 3 )程序教学的方法。程序教学法是根据强化作用理论而来的。斯金纳认为,对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适当的陈述,必须始终具体说明三件事:反应发生的场合;
反应本身;
强化结果。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是 “强化相倚关系(Contigencies of Reinforcement)”。根据强化相倚关系,斯金纳设计了两种促使有机体行为变化所采用的技术:塑造和渐退。塑造是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相倚关系使有机体做出他(它)们行为库中原先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渐退是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的特征,从而使有机体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有辨别的反应。斯金纳对程序学习的处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线式”, 

包括以下特征: 

①小步骤进行;
 

②呈现明显的反应;
 

③及时反馈;
 

④自定步调学习。(见图 7-5 , P183 )另一种程序学习的形式是 “分支式” ,它较直线式复杂,通常包括一种多重选择的格式,学生在被呈现若干信息之后,即要面临多重选择的问题,如果回答正确,便进入下一个信息系统,如果回答不正确,则给予补充信息。(见图 7-6 , P183 ) 

3.认知教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批判行为主义是在研究“空洞的有机体”,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上,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刺激---反应连接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提出认知教学理论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 1 )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布鲁纳认为,发展学生的智力应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他在《教育过程》中指出,必须要强调教育的质量和理智的目标,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想象技能以及符号运算技能”。 

具体为: 

①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猜想的价值和可修正性,以实现试图得出假设的激活效应;
 

②培养学生运用心智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
 

③培养学生的自我促进;
 

④培养学生“经济地运用心智”;
 

⑤培养理智的诚实。 

( 2 )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布鲁纳提出了相应的四条教学原则: 

第一,动机原则。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儿童对学习都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利用儿童的这种自然倾向,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第二,结构原则。即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并选择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方式,才能促进学习。这意味着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应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 

第三,程序原则。即要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都可能会影响教学序列的作用,因此,如果发现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就需要随时准备修正或改变教学序列。 

第四,强化原则。即要让学生适时地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提供太多的强化,以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指点。另外,要逐渐从强调外部奖励转向内部奖励。 

( 3 )学科知识结构。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知识结构本身具有理智发展的效力。他认为学习基本结构有四个好处:第一,如果学生知道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它的逻辑组织,就能理解这门学科;
第二,如果学生了解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把学习内容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去;
第三,如果把教材组织成结构的形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具体细节的知识;
第四,如果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经验和对结构的合理陈述,即便是年幼儿童也能学习高级的知识,从而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 4 )发现教学方法。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他极力倡导使用发现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4.情感教学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崛起,力陈认知心理学的不足在于把人当做“冷血动物”,即没有感情的人,主张心理学要想真正成为关于人的科学,应该探讨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分割成行为、认知等从属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教学的本质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其基本主张是: 

(1)教学目标,罗杰斯认为,最好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为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建了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五个阶段:

①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②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感情,必要时加以澄清;

③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

④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些决定;

⑤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予以支持。 

(3)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罗杰斯按照某种意义的连续,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

无意义学习(如记忆无意义的音节)只与心有关,它是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没有情感或个人的意义参与,它与全人无关。意义学习不是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这种

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

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

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有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

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

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这种意义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指导性学习。非指导性学习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它是一种教学模式。

它的理论假设是:每个人都有健康发展的自然趋向,有积极处理多方面生活的可能性,充满真诚、信任和理解的人际关系会促成健康发展潜能的实现。

它的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安全感,他信任学生,同时感到学生同样信任他,不能把学生当做“敌人”,倍加提防。课堂中的气氛必须是融洽、真诚、开放、相互支持的,以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个人想法,自己引导个人的思想、情绪,自然地显示症结所在的情绪因素,并自己调整这种情绪的变化和决定变化的方向,从而改变相应的态度与行为。 

(4)师生关系的品质。罗杰斯认为,教师作为“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

①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什么;

②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

③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④维持某种滋育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罗杰斯认为,发挥促进者的作用,关键不在于课程设置、教师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这种态度品质包括三个方面:真诚、接受、理解。他认为,真诚是第一要素,是基本的。所谓真诚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坦诚相见、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的做作和虚伪,喜怒哀乐要完全溢于言表。所谓接受,有时也称信任、奖赏,要求教师能够完全接受学生碰到某一问题时表露出来的畏惧和犹豫,并且接受学生达到目的时的那种惬意。所谓理解,罗杰斯常用“移情性的理解”一词,它是指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及主观的臆断来“框套”学生。

教学理论 - 掌握教学理论

背景及代表人物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姆()。 

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一些教育家提出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发展学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布鲁姆所在的芝加哥大学开始了教学改革。布鲁姆从从考试改革入手,改革考试的要求和方法,进而改变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在工作和研究中他对教学目标予以了极大地关注,无论是考试改革还是教学改革,重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评价的作用又在于了解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1956年,他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成为教育评价方面的第一本影响极大地著作。他坚信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布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对改进教学过程与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这是他的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 

掌握学习的基本思想是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恰当的帮助,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掌握规定的目标。这种教学策略的思想核心是:许许多多的学术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其原因不在于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不同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 

为了促进掌握学习,布鲁姆又提出评价的新概念:“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其目的在于全面的、最大限度地开拓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使所有学生竭尽全力的进行学习,最终达到目的地。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和“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是他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三种思想密切联系,促使其核心教育思想的实现。 

掌握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1、教育目标分类学 

2、(1)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提出 

3、制订教育目标一直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们特别关心的问题。20世纪初就是不少美国学者对此进行过探索。到了1948便,美国心理学会在波士顿召开大会,试图研究一个对教育过程的目标进行分类的框架。1951年召开“教育目标分类的编制”专题讨论会,布鲁姆负责智慧领域,.克拉斯沃尔等负责情感领域,比较正式地介绍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等人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认知领域(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以及理智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

情感领域(包括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鉴赏和令人满意的顺应的形成)和动作技能领域(强调肌肉或运动技能对材料客体的某些操作或需要神经肌肉协调的活动)。布鲁姆和克拉斯沃尔分别于1956年和1964年出版了两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则由.哈罗创立,于1972年和辛普森发表了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的专著。 

布鲁姆认为,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 

(2)教学目标分类的内容 

A认知领域 

知识:描述、认出、界定、说明、列举;
 

理解:转换、举例、摘要、归纳、重写;
 

运用:证明、解决、修改、发现、预测;
 

分析:判断、辨别、分解、指出、细化;
 

综合:设计、组织、筹划、创造、整合;
 

评价:比较、支持、批判、评论、鉴赏。 

B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态度、重视其价值性)、价值组织(人生观)、价值个性化(价值观内化、成为其个性的一部分)。 

C动作技能领域 

知觉:感官刺激、线索选择;
 

准备状态:心理、身体、情绪;
 

引导的反应:模仿、尝试错误;
 

机械练习:由熟练而成习惯;
 

复杂的反应:复杂的动作行为;
 

创作:新的行为方式及动作。 

(3)教学目标分类的特点 

用外显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连续性(由简单到复杂)、积累性(后续类别的行为总是积累在前面各种行为的基础上)、层次性(目标间不是孤立的)、超越性(不受学生、内容所限) 

2、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 

布鲁姆与1971年提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个概念。教学评价的对象和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布鲁姆所研究的则是教学范畴中的学生的学习评价。他的独到之处是从评价的功能角度对教学评价进行分类。他提出的三种评价概念中“形成性评价”是布鲁姆评价理论的精髓。 

(1)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和作用 

布鲁姆倡导的形成性评价及形成性测验方式,它重视教学过程中反馈和矫正的特点,为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指明了希望,借助于它的实施而形成了“掌握学习”理论的各种各样的教学系统。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在于能及时的“诊断”教与学的状况,从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布鲁姆认为形成性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有四个方面的作用:调整学校活动、从外部确认学习成果的“强化”作用、诊断学习上的问题、获得矫正学习的“处方”。 

(2)形成性评价的层次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教学进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单元形成性评价和学期、学年的形成性评价。 

(3)形成性评价的过程 

确定学习步骤,把一名学科的教学结构分解为一系列单元的教学系列——进一步不断分析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矫正(就、根据测试提供的反馈信息,改正、补救和组织学生二次学习)。 

另外两种评价。诊断性评价:发现错误,提出矫正方法。终结性评价:评价达标情况及教法、学生学习结果,评定等级、写出说明。 

“掌握学习”理论

(1)“掌握学习”的基本思想 

它是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的教学理论,是一种群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教学形式。基本思想在前面已经介绍。 

(2)“掌握学习”的特点 

第一、为掌握而教;
第二,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第三,使人人都能学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是以能力优劣不等的学生为前提条件,以集体学习的教学方式为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学习水平,寻求一种既能保持班级教学的优越性,又能解决传统班级教学一筹莫展的“差生”问题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 

(3)“掌握学习”的基本教学程序 

准备阶段。首先对掌握抱有信心。其次,确定所教学科的内容、目标和测量手段。包括确定学习内容、明确掌握目标和婚变终结性测验。再次,制订计划,包括设计教学单元、为每一个单元确定具体的掌握目标、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编制单元形成性测验、设计备用的教学材料和矫正手段,以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选择使用。最后,在掌握教学实施前,一般要进行诊断性评定。 

教学实施阶段。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为掌握定向。即向学生介绍掌握学习的一般程序,使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法。第二,为掌握而教。即进行系统的教学。其具体步骤是:集体授课、形成性测验、分析测试结果并根据掌握学习情况进行补充学习、再进行一次平行性形成测验,到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单元知识或转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循环往复,直到学完全部教材。第三,为掌握分等。即在学完全部教材的各个单元或,对全班学生进行总结性测验,作为学习结束的全面评定。特别强调一点,这种评定分为“掌握”和“未掌握”,而不是看他在班级中所处的名次。 

对布鲁姆教学理论的评价

1、“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个开创,开辟了教育理论的新领域,开阔了人们观察教育的视野,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增添了一种新的理论工具。其意义还在于冲击了以往课程、设计教学中偏重认知,只强调认知领域中低级心理过程的观念,提出认知领域中的高级心理过程以及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一整套教育目标体系,使教育目标分类更加完善起来。另外该理论促成了标准参照测验和教育评价的实现,促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产生,使教学质量得到大范围的提高。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于繁琐、在有些科目中不易进行明确分类、“超越性”并非可以囊括所有学科。此外,教学目标分类过于细微,势必僵化,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教学评价理论 

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实现,为“掌握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表现在:首先,布鲁姆把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紧密的联系起来。其次,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特别是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对“掌握学习”教学的提出并得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3、“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的优点。首先,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其次,“掌握学习”教学既汲取了传统教学的合理因素,又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革。 

“掌握学习”的缺点。第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第三,个别差异始终存在,对成绩好的学生未必适用。第四,适用学科的范围有限。

教学理论 - 教学理论的主要分类

1.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

2.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与先行组织者策略

3.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

4.布卢姆目标分类

第5篇: 学理论悟思想演讲稿

教学理论 -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 1957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 1982 )和王策三的《教学论稿》( 1985 )。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 1 )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 2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 3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 4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优点与缺点:见 P182 )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 世纪初,以美国“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其中以 B · F ·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 )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 1 )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
“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解释;
“学习理论” 

( 2 )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所谓相倚组织,就是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斯金纳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做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
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根据这一原理,形成了一种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做出了系统的安排。 

包括五个阶段: 

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具体说明想要得到的行为结果,制定测量和记录行为的计划;
 

②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如有必要,记录行为的性质和当时的情景;
 

③安排相倚关系:做出有关环境安排的决定,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确定最后的塑造行为的计划;
 

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⑤评价方案:测量所想到的行为反应,重现原来的条件,测量行为,然后再回到相倚安排中去。简单来看,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事实上,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程序,直接涉及到要教什么,不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可以观察、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 

( 3 )程序教学的方法。程序教学法是根据强化作用理论而来的。斯金纳认为,对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适当的陈述,必须始终具体说明三件事:反应发生的场合;
反应本身;
强化结果。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是 “强化相倚关系(Contigencies of Reinforcement)”。根据强化相倚关系,斯金纳设计了两种促使有机体行为变化所采用的技术:塑造和渐退。塑造是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相倚关系使有机体做出他(它)们行为库中原先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渐退是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的特征,从而使有机体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有辨别的反应。斯金纳对程序学习的处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线式”, 

包括以下特征: 

①小步骤进行;
 

②呈现明显的反应;
 

③及时反馈;
 

④自定步调学习。(见图 7-5 , P183 )另一种程序学习的形式是 “分支式” ,它较直线式复杂,通常包括一种多重选择的格式,学生在被呈现若干信息之后,即要面临多重选择的问题,如果回答正确,便进入下一个信息系统,如果回答不正确,则给予补充信息。(见图 7-6 , P183 ) 

3.认知教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批判行为主义是在研究“空洞的有机体”,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上,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刺激---反应连接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提出认知教学理论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 1 )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布鲁纳认为,发展学生的智力应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他在《教育过程》中指出,必须要强调教育的质量和理智的目标,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想象技能以及符号运算技能”。 

具体为: 

①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猜想的价值和可修正性,以实现试图得出假设的激活效应;
 

②培养学生运用心智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
 

③培养学生的自我促进;
 

④培养学生“经济地运用心智”;
 

⑤培养理智的诚实。 

( 2 )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布鲁纳提出了相应的四条教学原则: 

第一,动机原则。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儿童对学习都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利用儿童的这种自然倾向,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第二,结构原则。即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并选择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方式,才能促进学习。这意味着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应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 

第三,程序原则。即要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都可能会影响教学序列的作用,因此,如果发现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就需要随时准备修正或改变教学序列。 

第四,强化原则。即要让学生适时地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提供太多的强化,以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指点。另外,要逐渐从强调外部奖励转向内部奖励。 

( 3 )学科知识结构。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知识结构本身具有理智发展的效力。他认为学习基本结构有四个好处:第一,如果学生知道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它的逻辑组织,就能理解这门学科;
第二,如果学生了解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把学习内容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去;
第三,如果把教材组织成结构的形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具体细节的知识;
第四,如果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经验和对结构的合理陈述,即便是年幼儿童也能学习高级的知识,从而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 4 )发现教学方法。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他极力倡导使用发现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4.情感教学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崛起,力陈认知心理学的不足在于把人当做“冷血动物”,即没有感情的人,主张心理学要想真正成为关于人的科学,应该探讨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分割成行为、认知等从属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教学的本质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1)教学目标,罗杰斯认为,最好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为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建了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五个阶段:

①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②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感情,必要时加以澄清;

③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

④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些决定;

⑤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予以支持。 

(3)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罗杰斯按照某种意义的连续,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

无意义学习(如记忆无意义的音节)只与心有关,它是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没有情感或个人的意义参与,它与全人无关。意义学习不是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这种

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

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

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有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

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

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这种意义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指导性学习。非指导性学习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它是一种教学模式。

它的理论假设是:每个人都有健康发展的自然趋向,有积极处理多方面生活的可能性,充满真诚、信任和理解的人际关系会促成健康发展潜能的实现。

它的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安全感,他信任学生,同时感到学生同样信任他,不能把学生当做“敌人”,倍加提防。课堂中的气氛必须是融洽、真诚、开放、相互支持的,以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个人想法,自己引导个人的思想、情绪,自然地显示症结所在的情绪因素,并自己调整这种情绪的变化和决定变化的方向,从而改变相应的态度与行为。 

(4)师生关系的品质。罗杰斯认为,教师作为“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

①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什么;

②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

③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④维持某种滋育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罗杰斯认为,发挥促进者的作用,关键不在于课程设置、教师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这种态度品质包括三个方面:真诚、接受、理解。他认为,真诚是第一要素,是基本的。所谓真诚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坦诚相见、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的做作和虚伪,喜怒哀乐要完全溢于言表。所谓接受,有时也称信任、奖赏,要求教师能够完全接受学生碰到某一问题时表露出来的畏惧和犹豫,并且接受学生达到目的时的那种惬意。所谓理解,罗杰斯常用“移情性的理解”一词,它是指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及主观的臆断来“框套”学生。

教学理论 - 掌握教学理论

背景及代表人物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姆(BenjaminS.Bloom)。 

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一些教育家提出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发展学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布鲁姆所在的芝加哥大学开始了教学改革。布鲁姆从从考试改革入手,改革考试的要求和方法,进而改变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在工作和研究中他对教学目标予以了极大地关注,无论是考试改革还是教学改革,重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评价的作用又在于了解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1956年,他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成为教育评价方面的第一本影响极大地著作。他坚信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布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对改进教学过程与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这是他的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 

掌握学习的基本思想是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恰当的帮助,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掌握规定的目标。这种教学策略的思想核心是:许许多多的学术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其原因不在于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不同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 

为了促进掌握学习,布鲁姆又提出评价的新概念:“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其目的在于全面的、最大限度地开拓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使所有学生竭尽全力的进行学习,最终达到目的地。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和“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是他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三种思想密切联系,促使其核心教育思想的实现。 

掌握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1、教育目标分类学 

2、(1)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提出 

3、制订教育目标一直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们特别关心的问题。20世纪初就是不少美国学者对此进行过探索。到了1948便,美国心理学会在波士顿召开大会,试图研究一个对教育过程的目标进行分类的框架。1951年召开“教育目标分类的编制”专题讨论会,布鲁姆负责智慧领域,D.R.克拉斯沃尔等负责情感领域,比较正式地介绍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等人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认知领域(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以及理智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

情感领域(包括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鉴赏和令人满意的顺应的形成)和动作技能领域(强调肌肉或运动技能对材料客体的某些操作或需要神经肌肉协调的活动)。布鲁姆和克拉斯沃尔分别于1956年和1964年出版了两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则由A.J.哈罗创立,于1972年和辛普森发表了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的专著。 

布鲁姆认为,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 

(2)教学目标分类的内容 

A认知领域 

知识:描述、认出、界定、说明、列举;
 

理解:转换、举例、摘要、归纳、重写;
 

运用:证明、解决、修改、发现、预测;
 

分析:判断、辨别、分解、指出、细化;
 

综合:设计、组织、筹划、创造、整合;
 

评价:比较、支持、批判、评论、鉴赏。 

B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态度、重视其价值性)、价值组织(人生观)、价值个性化(价值观内化、成为其个性的一部分)。 

C动作技能领域 

知觉:感官刺激、线索选择;
 

准备状态:心理、身体、情绪;
 

引导的反应:模仿、尝试错误;
 

机械练习:由熟练而成习惯;
 

复杂的反应:复杂的动作行为;
 

创作:新的行为方式及动作。 

(3)教学目标分类的特点 

用外显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连续性(由简单到复杂)、积累性(后续类别的行为总是积累在前面各种行为的基础上)、层次性(目标间不是孤立的)、超越性(不受学生、内容所限) 

2、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 

布鲁姆与1971年提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个概念。教学评价的对象和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布鲁姆所研究的则是教学范畴中的学生的学习评价。他的独到之处是从评价的功能角度对教学评价进行分类。他提出的三种评价概念中“形成性评价”是布鲁姆评价理论的精髓。 

(1)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和作用 

布鲁姆倡导的形成性评价及形成性测验方式,它重视教学过程中反馈和矫正的特点,为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指明了希望,借助于它的实施而形成了“掌握学习”理论的各种各样的教学系统。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在于能及时的“诊断”教与学的状况,从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布鲁姆认为形成性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有四个方面的作用:调整学校活动、从外部确认学习成果的“强化”作用、诊断学习上的问题、获得矫正学习的“处方”。 

(2)形成性评价的层次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教学进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单元形成性评价和学期、学年的形成性评价。 

(3)形成性评价的过程 

确定学习步骤,把一名学科的教学结构分解为一系列单元的教学系列——进一步不断分析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矫正(就、根据测试提供的反馈信息,改正、补救和组织学生二次学习)。 

另外两种评价。诊断性评价:发现错误,提出矫正方法。终结性评价:评价达标情况及教法、学生学习结果,评定等级、写出说明。 

“掌握学习”理论

(1)“掌握学习”的基本思想 

它是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的教学理论,是一种群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教学形式。基本思想在前面已经介绍。 

(2)“掌握学习”的特点 

第一、为掌握而教;
第二,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第三,使人人都能学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是以能力优劣不等的学生为前提条件,以集体学习的教学方式为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学习水平,寻求一种既能保持班级教学的优越性,又能解决传统班级教学一筹莫展的“差生”问题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 

(3)“掌握学习”的基本教学程序 

准备阶段。首先对掌握抱有信心。其次,确定所教学科的内容、目标和测量手段。包括确定学习内容、明确掌握目标和婚变终结性测验。再次,制订计划,包括设计教学单元、为每一个单元确定具体的掌握目标、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编制单元形成性测验、设计备用的教学材料和矫正手段,以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选择使用。最后,在掌握教学实施前,一般要进行诊断性评定。 

教学实施阶段。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为掌握定向。即向学生介绍掌握学习的一般程序,使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法。第二,为掌握而教。即进行系统的教学。其具体步骤是:集体授课、形成性测验、分析测试结果并根据掌握学习情况进行补充学习、再进行一次平行性形成测验,到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单元知识或转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循环往复,直到学完全部教材。第三,为掌握分等。即在学完全部教材的各个单元或,对全班学生进行总结性测验,作为学习结束的全面评定。特别强调一点,这种评定分为“掌握”和“未掌握”,而不是看他在班级中所处的名次。 

对布鲁姆教学理论的评价

1、“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个开创,开辟了教育理论的新领域,开阔了人们观察教育的视野,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增添了一种新的理论工具。其意义还在于冲击了以往课程、设计教学中偏重认知,只强调认知领域中低级心理过程的观念,提出认知领域中的高级心理过程以及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一整套教育目标体系,使教育目标分类更加完善起来。另外该理论促成了标准参照测验和教育评价的实现,促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产生,使教学质量得到大范围的提高。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于繁琐、在有些科目中不易进行明确分类、“超越性”并非可以囊括所有学科。此外,教学目标分类过于细微,势必僵化,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教学评价理论 

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实现,为“掌握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表现在:首先,布鲁姆把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紧密的联系起来。其次,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特别是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对“掌握学习”教学的提出并得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3、“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的优点。首先,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其次,“掌握学习”教学既汲取了传统教学的合理因素,又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革。 

“掌握学习”的缺点。第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第三,个别差异始终存在,对成绩好的学生未必适用。第四,适用学科的范围有限。

教学理论 - 教学理论的主要分类

1.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

2.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与先行组织者策略

3.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

4.布卢姆目标分类

推荐访问:演讲稿 学理论 思想 学理论悟思想演讲稿 学理论悟思想演讲稿 学党史悟思想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