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党史坚持以史为鉴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28 14:0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坚持以史为鉴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史坚持以史为鉴心得体会

党史坚持以史为鉴心得体会3篇

党史坚持以史为鉴心得体会篇1

心得体会: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新)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增强搞好主题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实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至关重要。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基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决定的。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与理想信念的内在联系在哪里?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党要切实有效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上下求索,不懈奋斗,然而却一次又一次遭受挫折失败。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革命才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谋求独立自主、富强复兴的事业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初心不改、信仰不变,同时又能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同时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寻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首先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必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激励广大官兵团结奋斗,进一步汇聚推进强军事业的磅礴力量。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无论走过再长的路,走到再远的未来,“人民”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辞典中永恒的关键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主席这一铿锵有力的话语,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谁”的问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本政治立场的准确诠释。只有真正领悟了人民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干事业,做有利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的事。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为全体中国人民谋幸福,而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毛泽东同志对为人民服务讲得很多的一点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搞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强调共同富裕。他说:“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群众的生活普遍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凸显出来了。党中央对发展起来后出现的新问题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习主席明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这一系列重大举措,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我们党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如何,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最终要看人民是否得到了实惠,人民的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勇于担当有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正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我们党创造性地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有句名言,“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他曾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横扫千军如卷席,一个基本原因是民心所向,解放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以淮海战役为例,参战部队加支前民工每日需粮数百万斤。加上天气寒冷,供应线长,运输不便,几乎全靠肩挑背负、小车推送。解放区人民省吃俭用,全力以赴保障作战需要,解放军的阵地上,始终“粮足饭香,兵强马壮”。陈毅元帅曾经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回首改革开放伟大历程,从包干到户到乡镇企业,从“老包进城”到市场化改革,从创办经济特区到沿海沿边开放,这些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无不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进入新时代,习主席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次作过精辟阐述。他指出,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回望上下五千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
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

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党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只有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好工作的责任,没有以权谋私的权利。甘当人民公仆,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本色。我们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党员干部的形象,代表着党的形象。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自身形象好,党在群众中威信就高,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就融洽,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密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为人民、终生永葆公仆心的伟人风范,甘祖昌、张富清等老英雄居功不自傲、甘当老百姓的高尚情操,焦裕禄、孔繁森等党员领导干部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感人事迹,树起了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道德丰碑。正因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忠实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赢得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新形势下,我们党长期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革命斗志衰退、贪图安逸享乐甚至严重违法违纪,完全违背了党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这次主题教育确定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清正廉洁作表率,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对照党的性质宗旨和先进模范人物,认真检视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永葆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

党史坚持以史为鉴心得体会篇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

习近平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坚持从严治党,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永葆党的本色,才能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追求,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党的七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进党章,要求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为民谋利、为民造福,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声音,了解人民需求,与人民一起工作。九十多年栉风沐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定践行,我们党才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并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已经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胜利的根本经验和根本保证。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发展新理念,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牢记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承担起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习近平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要提高运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能力。习近平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要深学笃用,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真正从思想上把发展的方向、发展的目的搞清楚,把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法搞对头,努力把新的发展理念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工作举措,转化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二要提高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落实改革发展任务的水平。践行新理念,落实新任务,关键要有好的工作作风、好的精神状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严的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以实的干劲抓好任务落实,以高度政治自觉落实中央的各项部署,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敢于攻坚,敢于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推动改革发展。三要提高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群众路线是落实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法宝,必须始终坚持,着力提高;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必须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聚焦人民利益,做好群众工作,自觉摆正同群众关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不竭力量支持,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政治保证。我们要认真贯彻全面落实。一要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宗旨意识。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安身之本。习近平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不论怎么改革,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要在各级干部中开展宗旨教育,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宗旨意识,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二要加强作风建设,从严管理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坚持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切实做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坚决改变当官做老爷、以权谋私、以权压民的工作作风,坚决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三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的关系。贯彻从严治党“八项要求”,落实从严治党各项任务,坚决查处损害人民利益的各种腐败现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为人民服务,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感情,更符合人民的期盼和需求,从而为推动发展获得源源不竭的力量支持,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党史坚持以史为鉴心得体会篇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习近平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坚持从严治党,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永葆党的本色,才能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追求,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党的七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进党章,要求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为民谋利、为民造福,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声音,了解人民需求,与人民一起工作。九十多年栉风沐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定践行,我们党才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并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已经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胜利的根本经验和根本保证。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发展新理念,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牢记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承担起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习近平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要提高运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能力。习近平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要深学笃用,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⑨。真正从思想上把发展的方向、发展的目的搞清楚,把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法搞对头,努力把新的发展理念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工作举措,转化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二要提高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落实改革发展任务的水平。践行新理念,落实新任务,关键要有好的工作作风、好的精神状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严的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以实的干劲抓好任务落实,以高度政治自觉落实中央的各项部署,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敢于攻坚,敢于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推动改革发展。三要提高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群众路线是落实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法宝,必须始终坚持,着力提高;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必须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聚焦人民利益,
做好群众工作,自觉摆正同群众关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不竭力量支持,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政治保证。我们要认真贯彻全面落实。一要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宗旨意识。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安身之本。习近平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不论怎么改革,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要在各级干部中开展宗旨教育,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宗旨意识,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二要加强作风建设,从严管理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坚持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切实做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坚决改变当官做老爷、以权谋私、以权压民的工作作风,坚决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三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的关系。贯彻从严治党“八项要求”,落实从严治党各项任务,坚决查处损害人民利益的各种腐败现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为人民服务,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感情,更符合人民的期盼和需求,从而为推动发展获得源源不竭的力量支持,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
天地之间,人为大。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为了人类自身过得更美好。但人是分阶级、阶层的,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政党在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上是不同的。为了谁、由谁享有的问题,是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性质的试金石。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大举措,都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比如,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就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关切。

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说过:“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支持程度,根本上取决于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就是因为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切实利益。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建议》突出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等民生指标,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要始终坚持把推动发展的目的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建议》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人民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努力扫除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
继2019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 《建议》首次把这一表述写进党的正式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发展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度阐发和凝炼升华,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源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达到新高度。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意义。执政规律,最根本的是人心向背问题。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根本宗旨,更决定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探索、自觉运用三大规律,牢牢把握人心向背这个最大的政治,始终抓住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个根本执政规律,着眼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加鲜明具体地落实到治国理政的方略和实践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我们党让全体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更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执政宗旨高度一致。《建议》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实现新的目标要求,其中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较之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显著”变为“普遍”,一词之异,充分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全体人民共同进入小康为根本标志。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明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推动发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根本取向是为人民谋福祉,核心思路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发展。在信息社会,精英分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始终都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十三五”规划《建议》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列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重申“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旨在强调不仅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动力也来自人民;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强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为了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更是要激发潜藏于13亿民众之中的磅礴智慧和无穷力量;提出“共享发展”的要求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充分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切实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促发展。

心得体会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鲜明回答了“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这一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彰显了党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

广大干部要始终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的拥护为工作基础,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努力方向,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工作标准,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深入基层。作为一线窗口人员,我会始终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深入群众,多接地气,去接触群众、了解群众、融入群众,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多角度倾听群众的诉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二是坚持为民谋利。我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难事、做好事,尽心尽力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让群众在一桩桩为民服务的事情中,在一个个为民解忧的点滴中感受到幸福和温暖。

三是坚持勇于担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严格遵照敢于担当、廉洁勤政、敢于负责的原则,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纠正“四风”,打好作风建设“保卫战”,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心得体会五

3万多字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人民”超过200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作为基本方略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再次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
根本宗旨、根本性质和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态度与本色。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特质的展现。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特质的展现,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哲学的又一次重要表达。可以理解为是胸怀“人民梦想”,致力“人民生活”,坚守“人民立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各方面都彰显了顺民意而奋斗、“以人民心为心”的精神。

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提供了价值遵循。

(一)以人民为中心诠释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决定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6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为中心深刻诠释了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内在一致性。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这5年之所以能够解难题办大事,关键是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二是坚持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本质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决定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正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
这深刻阐明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永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三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展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告诫过全党,“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这表明坚持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和监督,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的重大判断。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进入新时代,关键就在于我们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两大布局突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进行整体谋划和系统构建,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又着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权益,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遵循尊重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原则,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注重协同性和联动性,统筹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发展的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开拓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3)以人民为中心把握三大规律。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把握人民群众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
所以能够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这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而且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方面,我们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积极为民谋福祉;
另一方面,我们党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基于中国智慧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让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三)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一方面,在治国理政理念上彰显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在治国理政理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发展、创新的主体;
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治国理政举措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体现在治国理政理念上,而且要转化为施政的具体举措。要求我们在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民生工程、实施更多惠民举措,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建立在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个深厚伟力基础之上的。

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回顾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作为力量的源泉贯穿始终。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广大人民群众以奋不顾身的抗争精神,汇成排山倒海的革命洪流,筑成真正的铜墙铁壁,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焕发出冲天干劲,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社会制度的伟大跨越,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心血和汗水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桩。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许多推动改革发展进程的新经验新举措,也都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可以说,96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历史的真谛,永远不能忘记。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鲜明人民立场。

结合前不久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我们通过学习讨论,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内涵非常丰富,体现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之中,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具体:第一,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坚定信仰信念。第二,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鲜明人民立场。第三,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强烈历史担当。第四,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求真务实作风。第五,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勇于创新精神。第六,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科学方法论。

这里重点谈一谈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鲜明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最为鲜明的是人民至上立场,强调最多的是人民群众。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重要传家宝,要打破党群干群之间的“离心墙”,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导向,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要与群众一起过、一起干,不能作秀表演、不能沽名钓誉;
要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以“绣花”功夫抓好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阐释。


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习近平总书记也为全党树立了典范。无论是在基层、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总书记最牵挂的是人民群众。总书记曾经深情地讲过,当年的7年插队生活“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在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也都留下许多坦荡无私、忧乐百姓的感人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衡量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亲自研究、指导和推动了一大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大力推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近年来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多万。总书记每次到地方视察工作,总是走家串户、深入群众,关心老百姓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关心老百姓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展现出亲民爱民、与群众水乳交融的真挚情怀。中国人讲人格魅力,魅力就是力量,使人心向往之的力量。

人民是党执政的根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已在全国执政68年,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现实当中,有的领导干部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本在哪里,只愿“盯上级”“傍大款”,不愿见群众。还有的奉行实用主义,把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蛙水关系”,或者浮在表面、融不进去,或者需要时跳到水里、不需要时就像青蛙一样跳到岸上。这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以忠诚之心践行党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权力,以感恩之心服务人民群众。要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进群众感情、增强群众观点,自觉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多问问群众的烦心事,多感受群众的真疾苦,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把人民群众的难点、痛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落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政策,下大气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更多公平正义、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些都有助于帮助我们来进一步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四、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做到思民为民利民。

十九大报告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对这一需求的理解也需要有新的把握。这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需求,还包括对社会公平等方面的需求,而后者也是让人民群众产生获得感的重要维度。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依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的核心概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群众真正的需求和向往是什么,我们才能制定正确的、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并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回顾我党98年历史,长征途中、抗战最艰难时,党曾濒临绝境,而最后党之所以能扭转乾坤,不断走向成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在延安,美国将军马歇尔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
正是因为共产党人始终把“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作为价值追求,坚持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才赢得党外朋友的真诚称赞“得天下者,共产党也”,才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从而凝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二字,永远镌刻在共产党人的灵魂深处,也是我们党永葆活力的源泉所在。

回顾党的十八以来五年,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1500多项改革举措,财税金融改革、科技创新、收入分配改革推动居民收入增速跑赢经济增速;
户籍制度改革让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好就业;
教育改革推动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至近20年来最低水平……答案十分明确:中国的改革,就是以造福人民为根本目的。正如俄罗斯《独立报》这样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贡献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以人民为中心,方能精准把握矛盾和发展的关键。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现实是,中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十九大报告作出重要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意味着在新时代,中国要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建设,要继续深化改革,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不断增长的需要。从“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到“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等。十九大报告中真挚的为民情怀,凸显了新时代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瑞士前驻华大使乌利·希客指出,中共十九大报告展现了解决问题的决心、信心和具体的时间安排,说明中国人已经胸有成竹。这对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也是一种鼓舞。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再出发,朝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目标,为全球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模式。

五、中医药工作必须突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医药工作是最接近民众需求、最体现群众服务的,而我局作为全国中医药工作的最高行政部门,必须带头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发挥每个公务员、党员的模范作用,就能真正发挥我局作为全国中医药系统“司令部”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局党组前几年总结提炼的“整体思维、系统运行,三观互动、六位一体,统筹协调、科学发展”的工作理念和运行机制,其中“三观”的核心是人民群众。中医药工作努力的指向就是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三观互动”的基础是群众观点,离开人民群众作基础,没有把我们的工作转化成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成效,我们的工作就没有意义。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中医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时刻牢记只有服务的义务,而没有索取的权利,只有奉献的义务,而没有享受的权利,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做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每一件小事。一是
堂堂正正做人。做人为先,做人是一辈子事,要把自己定好位,才能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的公仆。每个公务员、党员要通过学习,切实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党员干部做了官,但却把做人丢到了脑后,或者为了做官不惜放弃做人的准则。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平等待人,做老百姓的好朋友、好兄弟,始终坚持光明磊落。二是踏踏实实做事。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关注民生,着力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清清白白做官。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是组织培养的,要懂得感恩,要尽责尽职地执政为民。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都要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只要我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天职,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把廉洁保持在“不出事”上,就是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员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推荐访问:党史 心得体会 坚持以 党史坚持以史为鉴心得体会 党史坚持以史为鉴心得体会 党史的心得体会